近期,國家農業主管部門發布了關于北方農牧交錯地帶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這份指導意見的重點就是減少這些地方的糧食種植,重點發展飼料產業和畜牧養殖業。意見還提出要在5-10年時間讓這些地方的畜牧業產值比重和當地農牧民收入中畜牧業和飼料業的比重超過50。
官方之所以出臺這份指導意見,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北方農牧交錯地帶的環境,畢竟這些地方近些年由于開墾種糧,土壤沙漠化嚴重;另一方面,發展飼料業和養殖業更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更有利于當地的農民和牧民致富。國家出臺指導意見,背后勢必會有資金的支持,地方管理者也會響應為養殖業的發展提供扶持。
北方農牧交錯地帶包括的省份有遼寧、河北、山西、甘肅、陜西、內蒙古和寧夏等地。以前這些地方更重視糧食的生產,比如小麥、水稻和玉米等。而現在,官方開始鼓勵畜牧養殖業和飼料種植業的發展。有專家預計,接下來幾年,在這些省份從事畜牧養殖業將獲得更大的補貼力度。
養殖需要飼料,飼料需要種植業作為基礎。所以,人工草、苜蓿、燕麥草的種植將成為以后這些地方的種植核心,而那些規?;?、專業化的優質飼料草料種植生產農戶,肯定可以獲得高額的補貼和輔助。比如現在注冊資本200萬以上的飼草企業,種植規模3000畝以上的,可以獲得180萬的補貼。
另外,牛和羊的養殖也是北方農牧交錯地帶今后發展的核心,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肉牛和肉羊的養殖等等,都會獲得重點關照。當然,一切補貼的基礎都是規?;蜆藴驶?,因為只有達到一定的養殖量,才有申報補貼的機會。
綠牧服務于養殖戶 服務于合作伙伴 服務于創業團隊
更多綠牧信息盡在下方二維碼